2008年美国华尔街爆发金融危机,英文原为Financial Crisis,即财务危机,由于这次危机是金融业出的纰漏,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弊病实际上是财务危机(Financial Crisis)中的一环,因而中文翻译成为金融危机。
美国在1980年前因企业内部贪污及舞弊而告到法院的案子,每年涉案金额总量在100亿美元以上,未被发现或私下解决的案例涉及金额可能要翻几翻。当时美国经济学家们就提出Financial Crisis,建议美国政府及企业予以关注及改革。2001年,美国500强排名第七的企业,安然公司的假账事件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暴露出来,也使得美国股票市场陷入了信心危机。
2002年,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Sabanes及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Oxley共同提出萨班斯方案(Sabanes and Oxley Act,简称SOX Act)。美国通过萨班斯法案,强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财务及内部控制制度,并规定:凡是公司法人、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等高管,对年度财务报告必须签字负责,如有虚假不实行为,将处以最高一百万美元的罚款、最高10年监禁或并罚。如明知故犯,案情重大,罚则更高。
此后,美国企业噤若寒蝉,不敢掉以轻心,并大力加强内部控制。他们建立起现场滚动监督的财务管理机制,让员工没有机会去浑水摸鱼、贪污舞弊。笔者在美国公司工作了30年,正好躬逢其盛,参与并见证了美国企业反腐改革的整个过程。其实施的重点简单说明如下:
- 重视财务管理,鼓励企业老总到大学补修财务管理的课程。
- 董事会负责政策及监督,如董事会没有专业人员,应聘请专家或具有实战经验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。
- 严格执行预算编制与管理,科目不得任意移用。
- 增设财务分析部门。由于传统观念认为,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,而财务分析则可以帮助公司把问题及缺点找出来。
- 加强内部控制。其主要目的在兴利除弊,堵塞漏洞,消除隐患,防止并及时发现舞弊行为,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及有效运营。
- 重视信用管理。银行放贷有所依据并使企业在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增长。
联合国亦于2003年正式通过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”,推动全球反腐。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于指导国际反腐斗争的法律文件,其中有提到几点:反腐的重点在加强管理,管理是国际化的,不分国界,应相互借鉴学习;要求各国政府积极建立反腐机制;并呼吁全球500强企业重视反腐,首先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。
根据资料显示,世界各国反腐工作做的最好的地区是欧盟:芬兰是最廉洁的国家,世界排名第一。法国是全球唯一有预防腐败机制的国家。瑞典全力抵制商业腐败,严查贿赂。最近土耳其及保加利亚申请加入欧盟,欧盟财务委员会首先提出,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,必须要提交财务控制评估报告,经审查合格后,方可加入欧盟。